top of page

太早性教育會想嘗試?

已更新:2021年4月21日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9年推出的國際準則版的性教育內容中,其中對於普羅大眾對於性教育進行的迷思進行了解釋及說明。

其中第1.2.6.8點是普遍性家長的疑慮,而第7點應該是現在應該重視的,因為在學校老師也可能因為本身價值觀的因素,跳過教授性教育,迴避性教育的傳授。


性教育導致過早的性行為嘗試。

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清楚地表明,與其導致性行為早熟,不如說是,性教育導致更晚嘗試性行為和更負責任的性行為。

真人見證影片請看前三分鐘,可設定字幕為自動翻譯繁體中文



性教育剝奪了孩子的“純真”。

獲得科學上準確、沒有批判、適合年齡且完整的正確資訊,是所有年齡層的兒童和年輕人都應享有的權利。如果沒有正確資訊,兒童和年輕人經常會從同齡人、社群媒體或其他來源收到具破壞性的訊息,因此更應提供「正確的資訊和對價值觀的重視」高品質性教育來平衡。

現在網路色情暴力廣告氾濫,若無法先告訴孩子看到的內容是與現實不相符,甚至說出這是一種法律的問題。


性教育違背了我們的文化或宗教信仰。

《國際準則》是建立在與文化息息相關的原則上,以及在特定社區中使文化保管者參與並建立支持的原則。包括宗教領袖在內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必須參與性教育形式的發展。同時,對文化和價值觀的尊重必須與年輕人,尤其是女孩和年輕婦女的需求保持平衡。


天主教宗支持同婚的新聞



父母和大家庭的職責是教育青少年關於性的知識。

使青少年為性生活和性關係做準備的傳統機制在某些地方可能正在瓦解,往往一無所獲。性教育認識到父母和家庭在塑造健康的性和關係方法中作為資訊,家庭的支持動力,主要照顧者間的互動等。政府通過教育部、學校和教師能提供一個安全和支持性的學習環境以及高品質的性教育的工具和教材。


家長會反對學校教授性教育。

兒童和青少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其中度過的學校和教育機構,是青少年了解性,人際關係和愛滋病毒/性傳播感染的環境。當這些機構運作良好時,青少年就能夠發展其價值觀、技能和知識,從而在其社交和性生活中做出明智和負責任的選擇。此外,對於大多數兒童和青少年來說,教師仍然是最有資格和最值得信賴的資訊來源和支持力量。


性教育可能對青少年有益,但對年幼的孩子不利。

這些國際準則是根據學習目標分組。性教育不僅包括性關係,還包括一系列關係,包含家庭、朋友等。兒童早在對性行為採取行動之前就已經意識到與人的關係連結並認識到這些關係的運作,因此需要從小就了解他們的身體、關係和情緒感覺的技能。性教育奠定了基礎-例如學習正確的身體部位名稱,了解人類繁殖的原理,探索家庭和人際關係,以及學習安全和信任等概念,然後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展狀況逐步建立這些能力。



教師可能願意教性教育,但是感到不舒服

因為有些教師缺乏技巧或害怕這樣做會引來社會及家長反彈,但受過良好的訓練,受社會及家長支持後,加上受鼓勵的教師才能提供高品質的性教育教學。明確的公部門政策、學校政策及課程也有助於在學校中支持教師在教室裡進行性教育,應多鼓勵教師加強性教育,注重正規化課程主題,並加強專業發展和支持。


性教育已經涵蓋在其他學科中(生物學、健康與體育、生活技能或公民教育)。

許多國家的政府部門,學校和教師已經在應對改善性教育的挑戰。

在認識到這些努力的價值的同時,使用這些國際準則為評估和加強課程,提供教學實踐和培訓的機會,採用快速且以科學為基礎的跨領域的知識來發展。

目前台灣沒有參照這個架構及系統下去規劃,九年一貫國民教育階段的「性別平等教育」整體課程綱要係以「性別的自我瞭解」、「性別的人我關係」、「性別的自我突破」作為三項核心能力,並以此建構各階段之能力指標。


性教育應提升個人價值觀。

國際準則的性教育支持以人權為基礎,其中價值觀與普遍接受的人權密不可分。有些人擔心性教育只著重在人對性行為的嘗試,但事實上的確應該加強人對自我的價值觀意識以外,還要以人權為基礎下去觀察社會文化中的性別與性行為的多種面向探討,更知道如何尊重、同理跟平等對待各種族群、性別及年齡的人。


37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