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家長逃避跟孩子談性的常見八大藉口

請問以下有幾點你們有聽過呢? 或是你們自己也這樣想過跟說過?

1. “我會等到他們長大後再說”

2. “如果我談論性,他們會想要去嘗試”

3. “他們沒有問這個……”

4. “學校會教他們”

5. “孩子們不想和父母談論這個!”

6. “我的生殖器(性別)不一樣,所以我不能教他們”

7. “太尷尬了”

8. “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我會等到他們長大後再說”

其實這裡要先思考一個問題,長大的定義是指多大?

孩子在父母眼中永遠還小,我記得我自己的一個例子我30歲的時候教我第二個男朋友,我媽我有教個男朋友,送我回家,在家門口牽手被我媽看到,我媽就說你幹嘛跟他牽手。我心中的疑惑跟驚訝是伴隨著一種媽媽傳統婦女封建社會的牽手就會懷孕的質疑口氣。

當家長應該了解一個人的性跟性生活是終身持續進行的,包含家長自己的,不僅僅是從青春期開始的一個階段時,他們就會更清楚地了解可以提早和持續促進孩子性健康的機會。從教授兒童生殖器的準確名稱到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同意的對話模式跟反應,這一定要常常練習,性教育不僅僅涉及性或生殖。在性行為開始前就要一直談論跟教授正確及完整的知識及資訊來源的確認方式。


“如果我談論性,他們會想要去嘗試”

一些父母承認他們擔心與年輕人發生性行為或性行為的話題,將會導致早期的性行為。但是,實質上研究發現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報告一一顯示,當年輕人接受性健康的專業及完整教育和支持時,他們更有可能推遲,延後開始性生活,在發生性行為時使用正確的避孕措施,並考慮與之發生性關係的人數。與年輕人交談討論可以使他們為明智的決策做準備,並讓他們知道您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成年人,他們可以一路尋求支持。


“他們沒有問這個……”

在目前Youtube專訪中也蠻多詢問學生跟家長是否談論過性的時候,發現都是有問才有講,採取被動的方式。

如果您正在等待孩子與您發生性主題的對話,請問自己是否正在創造一種讓年輕人好奇的但是又假裝好像很安全的環境呢,不必擔心受到家長的懲罰,批評或嘲笑恥笑。如果您孩子是小學生或上補習班,尤其是那些要在家外上學的孩子,而他們長時間不在家裡,沒有時間跟您提出問題,那麼現在是時候開放對話了,以便他們將您視為安全,無忌諱的資源,一個可以對談的大人。如果您有嬰兒,還不算晚,首先要確保在洗澡時使用正確的生殖器名稱來跟孩子說明;當其他人與您的孩子互動時,就同意達成明確的界限。在家裡隨時營造一種性健康的對話,他們的好奇心將在人生旅途中隨時找到安全的空間來對話。



“學校會教他們”

這也是Youtube訪談中,孩子提到的,學校會教。

可悲且痛心的事實是,在台灣,令人沮喪的是,學校真的有教嗎?? 教的內容也因老師參差不齊。家長也不不一定會問,因為他們只在乎成績。

我們的年輕人接受各種數學、英文課程跟補習,學習時間比成年後更多,但在學習有關他們的身體,同意,健康關係和性決定的知識方面卻步履蹣跚,這對親密關係婚姻家庭,生活的品質及安全、性健康等都至關重要。請問數學陪伴你人生多久? 家庭與婚姻等性別議題陪伴比較少嗎?

家庭必須儘早而持續地發揮正向討論的作用,以確保年輕人在旅途中做好準備,而不是害怕、一天到晚在DCARD上問說我吃了事後避孕藥兩顆還是懷孕了,或是18歲我懷孕了該怎麼辦。



“孩子們不想和父母談論這個!”

這是家長給孩子的態度跟想法,孩子也是這麼想的話,彼此間的對話就是斷了。

也有人是因為已經過了青春期,覺得不想要跟父母談論性行為,這並不意味著年輕人就不想得到世界上主要成年人的支持。

一項研究指出,調查了3,000多名12-15歲的青少年,詢問他們在做出性決定時認為最有影響力的人是誰。52%的人都說是家長,朋友佔17%。相似的三千多名調查針對18歲以上的成年人也被問到相同的問題,他們絕大多數都認為說朋友是最有影響力的人。這告訴我們,青少年想與父母交談,而父母常常低估了他們的影響力。這件事是想跟我們說:與您的孩子聊聊,他們需要我們。


“我的生殖器(性別)不一樣,所以我不能教他們”

教女兒月經的都是母親,教兒子保險套的是爸爸,你家也是這樣嗎??

家長們,您們每一位絕對都有智慧跟能力去教育您的孩子有關所有身體的知識,無論你有沒有陰莖跟陰蒂。您不確定的任何細節資訊都可以一起上網找,買書看。明明從小我們最喜歡教Baby的是手手、腳腳、眼睛鼻子嘴巴等,孩子也對於身體的讀物令人稱奇:因此也不要漏掉外生殖器喔;這些是我的眼睛,這是我的鼻子,這是我的外陰部、陰莖、陰唇,這些是我的腳趾,一定要用正確名稱,不要再講小雞雞了啦!!!! 你的小孩無論任何性別,都要介紹不同性別的身體樣貌,請買好繪本這就是我的身體。 打破任何有性別歧視的名稱和有害的性別陳規定型觀念,例如女生穿裙子腳開開不好看,男生抓雞雞不好等等。

首先要對每個孩子(和我們自己)進行有關所有身體的教育,而沒有迴避,秘密或禁忌。


“太尷尬了”

對,這是每個人的問題,但是我們要時時去思考為什麼會感到尷尬呢?? 問自己一百遍一千遍也不厭倦。

這裡要說的是,我要為自己的尷尬感到正常,不是我的問題,因為時至今日,許多成年人都沒有和性跟愛一起長大,更不用說全面性的性教育了。我們該如何教導我們自己沒有學到的東西?同樣,我們當中許多人受到壓制性的宗教、教養或兒童期創傷的影響。為人父母的經歷可能會觸發自動反應,這絕對有助於我們在處理這些談話時感到舒適。自動的反應可能是逃避、責備、生氣、禁止等,都是防衛的機制,但是這時候沒關係,重要的是你要始終記住,您也正在自己的性健康之旅中。重新思考跟教育自己,與健康的性教育聯繫在一起並為您建立舒適感和信心提供支持還為時不晚。

可以通過找卡卡老師的專業課程或諮詢時間,重新與自己對話,認識自己,與身體對話,記錄自己對話的過程,閱讀性健康書籍,請不要停止學習和修復。如果我們持續在涉及性、身體,自我認同以及我們如何處理人際關係與親密關係,感到尷尬的話,那麼就只會很尷尬也讓尷尬繼續傳承跟傳染。


“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性教育的面相很廣,但是放輕鬆,記住重要的一點,孩子們並不是要我們成為百科全書,隨翻即找到正確答案。家長也可以是不知道的,我們都不是完美的。孩子只是想知道家長是安全,可靠可以溝通的人,他們可以在需要家長時與他們聊聊。您不知道的任何知識,跟孩子都可以一起找。您可以在卡卡老師這裡找到許多資訊跟課程選項,使談話變得與孩子的年齡一樣,甚至變得有趣。


現在有家教班是讓孩子跟家長一起上課,將孩子的疑問變成課程家教班,有小五、國一等。


性教育是認識自己的一個過程,我們一起來成為自己的內在覺察者,擁抱屬於自己的幸福。

2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