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性教育繪本推薦書單

5-10歲都很適合用繪本來跟孩子談性教育喔。


幸佳慧⟪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 這本書以作者對於繪本國內外各種主題作為一個孩子世界、種族、政治、生命、性教育等多元的議題去理解跟思考,裡面也推薦了不少經典的繪本,也介紹了多國繪本發展及創作者的理念。


在此書中性教育的議題,先從男女性別上來開始,也討論到了英國的句德溫家族。「女性要求得自由,得先從男性霸權中解放。」

除了學術的父權的角度來看,其實我們生活中已經被深深地內化了許多父權價值,性別刻板印象,幸佳慧也提到女性的權力這幾年雖然有抬頭但仍然是龜速。

而助長性別不平等的文化根源是先從語言探討起,從形容男性及女性的形容詞的詞彙在受歡迎程度、活動力及長處效力上都優於女性,女性跟柔弱、愛作夢等劃上等號。

在童書出版中的數量進行統計也發現,受歡迎的童書中男性及女性的比例,男性居多,動物類也是,在故事角色特質上,男為主,女為屬的現像鮮明,照顧幼兒的工作仍是以女性連結為主,雖然是優選厲害的繪本也是承繼了先人的價值觀傳承到下一代。


性別及性平主題繪本

大衛麥基⟪大象艾瑪⟫、⟪女雪人⟫

女雪人裡面將英文當中的人與性別語言 Snowman的Man改成Person, 以Snowman, Snowwoman, Snowpeople來做更多的詮釋。打破既定的性別印象,故事中的父母,爸爸頭髮比媽媽長,媽媽處理水電,爸爸負責家事等等。

就如同生活中,為什麼女生學校要用女中,男生學校卻用一中不是男中。


夏洛特佐羅托⟪威廉的洋娃娃⟫也是性別刻板印象的推薦繪本,描述威廉喜歡的玩具是洋娃娃,哥哥跟鄰居用歧視性的語言恥笑他「變態」、「娘娘腔」等,而這本書的作者是以自身經驗啟發誕生這本書,一次她在公園聽到一個男孩想要布娃娃,卻被該男孩父親說給她一把槍代替吧,因為過於氣憤創作了此書。

孰不知填充娃娃的觸感跟抱起來的感受會讓孩子感受到撫慰跟安全感。


湯米狄咆勒⟪奧利佛是個娘娘腔⟫探討的除了性別刻板印象外,更多的是社會群體的結構問題,並且從旁人的反應來思考「自我接受」站在主角立場去感受、「尊重他人」多數與少數及

尊重他人的選擇、「社會正義」性平議題及個人責任、「社會行動」有了觀念跟責任感後要怎麼付諸行動。


安東尼布朗⟪朱家故事⟫也提到在家中老公兒子都依賴她,不被尊重後來離家出走的故事。

巴貝柯爾⟪頑皮公主不出嫁⟫也顛覆了灰姑娘被拯救的性別窠臼,不是傳統的公主樣貌。


伯納費里歐⟪海倫太太的客人⟫以性別及職業來探討。

大衛威廉斯⟪穿裙子的男孩⟫、鄭博真⟪愛穿裙子的阿旺⟫及⟪不愛穿裙子的美莉⟫、麥克艾可菲⟪凱文公主⟫


多元家庭組成的繪本

陶德帕圖⟪家庭大不同⟫、瑪莉霍夫曼⟪各種各樣的家-家庭大書⟫、台灣女書店出版 劉育豪⟪阿肯的歡樂之家⟫、⟪媽咪、媽媽和我⟫、⟪爸比、爸爸和我⟫、⟪國王與國王⟫、⟪哈囉,水手⟫、⟪與眾不同的龍⟫、動畫⟪探戈成三⟫、⟪爸爸的室友⟫、⟪在媽媽們的家裡⟫、⟪她有兩個爸爸⟫等也都是非常適合去寮不同家庭組成的成員等。


卡卡老師愛用書還有推薦性教育通用版必買的兩本書《這就是我的身體》、《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關係教育也很推薦講家庭組成中的領養新成員的⟪國王與國王與他們的家⟫、爸媽離婚⟪媽媽爸爸不住在一起了⟫、⟪恐龍離婚記⟫、個人價值及技巧中的做決定《安娜想要一隻狗》、溝通、協調與求助的《公園小霸王》、《不是我的錯》等。





另外,很多爸媽可能會想說我們家沒有離婚,沒有要領養小孩也不是多元家庭,是不是不用特別看這些書,在我實際教學現場,幾乎每個班級中總會有一個孩子不是傳統一個爸爸一個媽媽都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孩子間只要有人跟自己不一樣,童言童語的話有時候會傷害沒有跟爸爸或媽媽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心。「你爸爸離開你了」、「他沒有爸爸」... 這些無心之語可能是一種霸凌,造成一個孩子童年的創傷,繪本是讓孩子知道這世界上有很多人不一樣,不是只有一種價值、一種觀點、一種生活方式,一起跟孩子重新成長吧。





63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