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性騷擾怎麼處理?
什麼是性騷擾??
性騷擾防治法第一章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
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教育 、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遇到遇到性騷擾或不舒服的情況下,
受害者無法即時反應跟反擊建議採用的5種方式

現場任何人都可以伸出援手。
1. 立刻致電110警察或113婦幼專線,告知發生事件經過。
2. 如果可以,請問被騷擾的人 『有什麼可以幫助他們的嗎? 』,傾聽受害者的需求很重要。
3. 如果您覺得這樣做安全,請將事件經過拍照或錄影。
4. 試圖創造空間或距離,使被騷擾的人遠離加害者。
5. 對自己和朋友進行騷擾和攻擊的教育,並表達身為旁觀者的不同聲音。
最後,身為旁觀者,或是當事人,有時候是沒有被騷擾的自覺,甚至覺得發聲會影響自身利益或現場氣氛,但錯的是一直被默許的價值觀,你(妳)願意站出來嗎?
爸媽平常可以常常在生活中進行演練,對於自我被賦予勇氣的抵抗反應,例如在路上走路時被人家撞到,我們該怎麼作反應,當同學或朋友不經允許時拿了孩子的東西時,其實各種情境都有可能造成自己是否會有被害者的心理基礎,從小事開始培養起讓孩子跟對方說出自己的感受,並讓對方道歉或自己練習跟對方達成協議的處理過程。
若我們遇到狀況是以圓滿,息事寧人,再加上做錯事情容易被責備的話,會養成受害者無法反擊跟反應的能力(Ability)與權力(Power)。
性教育是在教父母也在教小孩。性教育教的是尊重、同理心與為自己的行為作決定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