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為什麼我們應該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進行性教育?

為什麼性教育可以並且必須盡可能早地開始,最好在4歲上學後就開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性教育標準,父母甚至可以從0歲就開始(WHO / BZgA 2010)。

歐洲大多數孩子都是在4歲入學後就開始校內性教育,在台灣可能多偏向身體界線跟預防與陌生人的接觸,而性教育應該包含能夠

  • 以平等,尊重為基礎發展關係的能力和同理心

  • 溝通身心界限和允許的能力(怎麼說“不要”和“可以”)

  • 處理自己和他人情感和需求的能力。

具研究顯示,以上都是對於重要且健康的性教育的發育重要關鍵,(de Graaf 2010; Cense e.a. 2010; Vanwesenbeeck 1999)。這些技能對於防止諸如性騷擾,性虐待和建立愉快的關係,請記住,性關係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和學習如何發展人際關係,因為一旦開始上學就是進入人際互動了。



建立重要的健康性行為及態度:

  1. 自尊和正面的身體意識

  2. 接受並尊重需求,界限,關係

  3. 將性視為整個人類生活中正面,正常的事

  4. 將性視為人權


正面且健康的性態度要先從防止對性的負面想法開始,例如恐懼,羞恥和愧疚等感受都會導致對性的負面體驗。

  1. 重要態度面如接受和尊重多樣性的觀念包括性取向和性別差異和平等。

  2. 關鍵知識面如身體,身體變化和身體的基本知識及差異。

  3. 生殖(生育)的基本知識,及如何避孕,性傳染病等可能出現的問題。




為了防止有關繁殖和性行為的誤解,觀念錯誤以及防止性行為(如意外懷孕,性虐待,性傳播感染和愛滋病),對這些知識方面的了解非常重要。


我們必須意識到通過這些關鍵的個人技能,態度和知識,這些都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被教導和討論了,只要「性」能以適當的年齡隨著發育同步進行教導。

這時候,希望家長能想想


『我們為什麼要等到孩子達到性活躍的年齡才教呢?』

『我的適齡性教育是客觀的嗎?』

『為什麼不願意讓專業的性教育老師來協助呢? 』

『自己平常有在教的內容是家長想教的還是孩子應該具備的知識呢?』


若平時您有再提供小孩性教育的相關知識與訊息,先從容易理解的說明,並且以與孩子年齡的發展、感受和經驗相適應的方式,特別是要應用同理心,思考該年紀孩子的心態。


例如,您可能不用對4歲的孩子說明避孕套有不同類型、尺寸、材質及顏色來教育,但這可能是14歲學生教育計劃的一部分。

父母的性教育計劃應隨著不同年紀的孩子進行調整,對那個年齡的孩子提出的問題。因為如果他們問一個問題,則意味著孩子有興趣知道答案,忽略他們的問題對嗎?

想跟孩子聊性的話題,但是你會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中跟性有關的故事嗎?

青春期的男孩子(11-14歲)對於自慰(自愉)、打手槍是很有興趣,當父母想了解孩子是否會開始自慰了嗎?應該是先從自己坦露自己的第一次自慰的感受跟經驗,貼近孩子,關心這時期敏感的男孩子,感受孩子對這件事情是否有「羞恥感」開始討論,以及無論性別都會有「性慾」,若孩子已經15-18歲了,當然「性慾」的討論就不一樣了,也有人是沒有「性慾」的,「性慾」的樣貌是很多元的,包含不同的「性癖好/性偏好」。




性發展始於出生

從研究中我們知道,性發育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開始(de Graaf 2009 / Rademakers 2000)。由於所有其他功能,技能,情感以及生命的身體和非身體方面都從出生開始就開始發展,因此性感覺也是如此,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嬰兒就會開始接觸他們的生殖器並體驗一種特殊的感覺,我們稱之為性感受的基礎(van der Doef 2009)。性感受就像所有其他感受和情感一樣,必須通過經驗和與環境的互動來發展,因此家長在幫孩子換尿布時,有時候不要急著替換,讓孩子自由的去撫摸或拉扯自己性器官部位跟皮膚等。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達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的成人性感覺。


性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生殖(性別,情感等)

性作為一個概念並不限於生殖(生育)和生理方面(性高潮,情慾)。這是一個範圍更廣的概念,性還涉及生理及心理性別和性別認同,性傾向、情感關係,感覺和情感表達。所有這些方面都可以與年幼的孩子以簡單且適齡的方式進行討論。此外,在年齡小可以促進關係技能的發展,而關鍵的發展時期是在4-12歲的兒童。


35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